“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学科建设示范校”竞赛获奖名单详情点击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竞赛获奖公示名单详情点击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学科建设示范校”竞赛获奖公示名单详情点击
“融合中外文化的学校特色创建的行动研究——适应学生多元差异的课程建设研究”结题鉴定会召开
作者:xiehe 点击数:1237 更新时间:2013-06-14
6月8日下午,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民办学校办学特色研究课题“融合中外文化的学校特色创建的行动研究——适应学生多元差异的课程建设研究”结题鉴定会在上海民办协和双语学校举行。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课题专家组吴沄、王介方、刘大连出席了课题结题鉴定会。鉴定会上,专家首先听取了四位课题组代表的研究报告。校长卢慧文就该课题的研究过程、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发展等方面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了汇报。校长助理王毅、校长杜玲以及中学部主任赵亮分别就课题研究的不同方面分别进行了汇报。接着,专家审阅了课题组提供的文本成果。
针对课题组代表的汇报、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和文本资料,与会的专家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了充分互动。专家认为,融合中外精华的课程建设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核心内容,该研究有前瞻性和开拓性。学校对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有深度,特别是对课程理念、框架以及课程图谱的思考和研究逻辑关系清晰,表述明确,定位准确。选择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抓住了学校特色建设的核心。该研究稳扎稳打、力求精致,反映出该校十年办学探索的卓越成果。学校以“行动研究”做课题,将研究与学校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一边实践一边反思,在研究中促进实践,是基层中小学校做研究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研究不仅梳理清楚了学校课程图谱,更是在融合中外精华的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中,拓展型和探究型校本课程的开发可圈可点,博物馆学习等综合主题学习落实了培养目标,同时又体现出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而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设计和实施的系统方案,找到了课程和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学校特色可持续建设的重要保障。
同时,专家也指出在中外文化融合的学校特色建设中,以课程为核心,强化中国文化的传承,强调中国公民的民族自尊,把握好“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平衡关系。加强校本英语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的建设和完善,凸显和强化学校的英文特强优势。进一步充分利用两部并存带来的多元文化背景的教师资源,开展类似“中外教师文化论坛”的交流,促进共同认可的教师行为标准和课堂教学标准的形成,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上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