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3日,上海民办浦东交中初级中学开展了“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第二轮数学基地展示交流活动”。本次活动是在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的积极支持下举办,协会领导、市区数学学科专家和兄弟学校的同行参加了活动。
原国家督导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巡视员、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杨国顺,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秘书长金兵,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上海市三林中学北校校长杨正家老师,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曹建华老师,浦东新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曾文洁,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校长徐翔,原上海培佳双语学校副校长、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初中数学培佳中学基地项目负责人乐维英,进华中学副校长、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初中数学进华中学基地项目负责人王旭华,上海市普陀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领衔人李丽都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并指导我们的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初中数学交中初级中学基地项目负责人张潞怡书记介绍了我校数学学科基地的创建工作,回顾了学校数学组在过去几年取得的成绩,并结合基地工作要求明确了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和具体做法,特别强调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沈时炼校长致欢迎辞,协会杨国顺常务副会长讲话。
紧接着就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交中初级数学组教研活动展示:学生错误的“三生三世”。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六七八年级数学备课组的初三二模试卷的错因分析。根据同一试题在不同年级试做的情况,分析学生解题思路、错因以及与教学、教材的联系。试题选自2017年二模卷22,23两题。二是九年级数学备课组的浦东二模(第24题)学情分析及教学反思,题目是“循序渐进,有效实施压轴题专题模块化学习”。
教研活动展示后,特级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了精彩点评。特级教师杨正家老师“4+4+1”的点评是本次活动的亮点。他表扬了学校重视教学研究,不功利不唯分数的管理方式;赞赏我们老师提出的“让学生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解题”,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同意青年教师提出的教材处理整合思路。最后给出了一点建议,希望我们的教学研究能够深入到学生思维的层面,挖掘出学生在产生错误的瞬间,究竟在想什么。
特级教师曹建华给予我校数学教研组很高的评价,指出本次活动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从选题到总结都非常到位。曹老师建议学校继续挖掘数据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形成论文。
浦东新区教研员曾文洁老师表示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有价值、有深度,体现了我们的老师眼里全是学生,非常难得。曾老师建议抓住学生思维的难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有序性,希望我们延续“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并持续改进。
本次活动在组织和展示中,得到了民办中小学协会专家的悉心帮助。活动中交中初级的数学组全员上阵,群策群力,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为大家展示了一种别样的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