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教育发展报告:追求基于平等的优质教育服务》在上海市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2012年度全体会议上正式发布。
《2012年上海教育发展报告》是上海市教育决策委员会发布的第二份上海教育年度发展报告。该报告在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下,由上海市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及研究人员编写完成。市教卫党委书记、市教委主任薛明扬担任本报告编写的总顾问并作序,市教卫党委原书记、市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原主任、市政协常委李宣海对本报告的编写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作序。
本年度《上海教育发展报告》从当前中国社会最关注的公平以及与此相关的公共服务着眼,围绕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这一命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它的核心议题是:促进公平和发展公共服务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作为公共服务的公共教育服务为什么要公平惠及每一个人,以及如何界定和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2012年上海教育发展报告》重点讨论公平与公共服务的问题。对于公平在人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发展报告提出需要把握好的几个要点:公平关系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公平有利于促进发展、公平对于长期提高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公平并不等于只提供低质量的服务、公平是实现全社会持续创新的重要保证、公平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和谐。对于基本公共服务,报告指出: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核心是公平,而公共服务的一般准则应当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所必须遵守的。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平惠及社会公众生存与发展和满足社会共同利益需求的公益性服务;公共服务作为一种理念、一种义务、一种责任,把公平正义、公益普惠、均等共享作为价值追求,对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公共服务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或多数人需求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益性服务,它的基本特征是公平惠及全社会每一个人。
年度报告从五个部分对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是分析今天我们为什么更需要公平和公共服务。通过对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处于不利地位的研究,提出对公平意义的认识,并指出不平等所带来的陷阱。在研究公共服务的理论演变和各国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共教育服务的核心是促进公平而不是扩大不公平。
第二部分是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进行界定性的研究。尽管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但有些规律都是应当普遍适用的;在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基本”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上海实际情况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具体范围。
第三部分从资源配置、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四个方面,阐述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提出均等化的本质是维护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权利。
第四部分是从责任者、提供者和参与者三个方面对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进行分析,提出要重构政府责任体系、用好公共资金和加强监管,推动机构提供公平而优质的服务,鼓励社会积极参与发展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和社会监督。
第五部分则重点对上海未来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进行了展望。
研究和发布《2012年上海教育发展报告:追求基于平等的优质教育服务》,标志着上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相关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根本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善和公平意识的广泛确立,衷心期望本报告的发布能够激发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相关各界的巨大热情,为推动教育现代化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