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9 03:13:00 来源: 昆明日报(昆明)
本报讯 记者郑阳洋报道 昨日,云南省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表示,民办教育不光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剂良药,更是变革办学体制,注入教育活力,提高教育竞争力,提高国家教育素质的一种战略选择。
“教育公平包括歧视性公平、过程性公平、结果性公平。”罗崇敏说,现在云南通过扩大教育资源的总量、调整教育资源结构、提高教育资源质量,使更多孩子有公平的基本教育机会。通过加强学校现代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并建设教育资助体系,让更多贫困孩子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去年,全省共投资了157亿元,使700多万学生得到了资助。
一直以来,云南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都把教育投资重点放在农村、放在边疆、放在少数民族地区,增加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总量,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特别是城市里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包括民办幼儿教育,民办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这样调整民办和公办的教育资源机构,调整教育资源的投资机构。
“民办教育不光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剂良药,民办教育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利用民办教育来弥补国家对教育投资的不足,如果仅仅是把民办教育作为一种补充、增加教育资源的话,我们就把民办教育的发展工具化了。”罗崇敏说,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变革办学体制,注入教育活力,提高教育竞争力,提高国家教育素质的一种战略选择。应该把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一视同仁,促进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我个人主张在现在基础上改革准入体制机制,使更多致力于教育的社会人士将实业资本转入教育资产,进入教育领域。”他说,此外,还要打通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教师的立交桥,使教师自由进入民办学校,并在保障制度方面建立与公办教师同等的待遇。再就是对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的毕业生要一视同仁。“我主张把现在非义务教育的学校拿出三分之一来进行民办改造,变为民办学校,不管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都是我们民族的学校,不管是民办教育、公办教育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
谈到价值教育时,罗崇敏说,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最根本的是使教育回归本真。教育目的价值就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为有能力的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如果教育不能使人幸福,教育就没有意义了。有网友问,坚持在教育领域里面进行创新和改革是否有压力?罗崇敏坦言,有压力,但这种压力会使他产生更多的动力。这个动力才是他推进各个方面改革和发展的源泉。“在改革的过程中,来自于方方面面对他的不理解都要理解,但是,改革的价值取向、改革的最终目的一定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个人的私利,更不是作秀。”他说,作为教育厅长,就是要实现好、保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益,所以这个改革不是个人行为,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