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竞赛获奖名单详情点击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学科建设示范校”竞赛获奖名单详情点击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竞赛获奖公示名单详情点击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学科建设示范校”竞赛获奖公示名单详情点击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

民办教育财政和政治贡献考量政府行政“良心”

作者:杨老师 点击数:1766 更新时间:2012-01-12

  长期以来,人们对民办教育存在很多偏见。其中最本质的问题是,到底“民办教育是让教育出资者赚了钱,还是为政府节省了开支”?不同的出发点,影响着不同政策的产生。
  我认为,民办教育是帮了政府大忙的。它不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也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作用。民办教育不仅是办学者个人的事,它首先是政府的责任。
  民办教育为国家财政节省了大量支出。改革开放让民间资本涌现出举办教育的极大热情。以广东为例,截至2010年底,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达10605所(含幼儿园),占全国的1/9。单广东的40多所民办大学现积累的固定资产就将近300亿元,相当于为广东贡献了一个“广州大学城”。仅设每年公办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经费按5000元计,广东民办学校的468万学生每年为当地财政节省234亿元。而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1.9万所,在校生3392.96万人,假设每年全国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按3000元计,每年最少为国家财政节省1018亿元,其中还未计民办学校在土地、设施等方面投入,以及拉动各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
  民办教育为社会和谐作出重要贡献。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我国罪犯者中70%是青少年,而在册罪犯中约一半是应该在学校读书却失学的人,其中60%左右的未成年罪犯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根据调研数据统计,“留守少年”犯罪占未成年犯罪总数的68%,而闲散未成年人——失学和辍学未成年人占未成年犯罪总数的93.9%。其中,闲散未成年人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按官方公布,我国仅刑罚执行过程,政府每年就需为每个罪犯的改造拨款10000元,比很多学生占有的财政经费要昂贵得多。可见教育落后要付出巨大而惨痛的经济和社会代价。
  没有民办教育,就会有更多流失校外的青少年,就会有更多文盲,更多罪犯后备军。所以,我国民办教育不仅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推进了义务教育进程,提高了国家人力资本水平,更重要的是,保障了社会和谐、政治稳定,成为推进民主政治进程不可缺少的社会机构。
  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制度化。积极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必须充分明确:政府不能只是“公办”学校的政府,教育局、财政局不能仅是“公办”学校的教育局、财政局。在确立新国民教育财政制度前提下,要准确把握《民办教育促进法》中的“促进”宗旨,以“促进”作为“规范”的发展指向,从改变非国民化理念的“公办化”教育财政制度这一顽症入手。
  全国十几万所民办学校,政府虽不拥有它,但国家拥有它。政府一定要有“不求所有,喜为所用”的观念。这也是民办教育规范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环境、舆论环境和激励机制保障。
  我们不能一边提“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同时又制定促退民办教育发展的歧视政策。否则,民校的税收问题、权属问题、教师待遇保障问题,都只是镜花水月。
  缺乏一支稳定高质量的民办教师队伍,一直是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民校的学费不可能无限上涨,因此靠民校涨学费给教师涨工资是不现实的。
  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决定每年拿出一个亿给民办教师每月发津贴,小学600元,初中700元,高中500元;面对“国有资产流失”的责难,该区有关领导回答:只要是在学校里读书的,都是共和国的孩子;把钱给了教他们的老师,我心中无愧。
  民办学校的孩子也是祖国的未来,民办学校教师也是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财政支持民办教育及其教师的发展,责无旁贷。建议各地政府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和谐稳定的民办教师队伍而努力,如“完善教师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学校、政府、个人社会保险费用分担机制;鼓励各级政府为民办教师购买补充商业保险、颁发工资津贴或建立教师年金制度,保证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水平同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相信有做民办教育“促进派”的领导带头,有各级政府的扶持,教育投资者定心、民办学校教师安心、民办学校学生与家长放心,公、民办教育享受同等“国民待遇”的大好局面,一定会更快实现。
  (《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2011/11/23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张铁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