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办文来高中成立于1994年,并于2004年搬迁至东苑校区独立办学。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学生的生源状况,学校的办学状况都与一般的公办学校有着很大的不同。为此,学校一直在进行积极探索,期望能切合民办高中的实际,走出一条多元办学的成功之路。
2006年,学校申请参加了闵行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活动,在多方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人文立校,多元成才”的办学理念。2008学年,学校在师生中开展了校园文化的大讨论,确定了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等多项文化要素。
目前,文来高中拥有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的教师队伍。其中特级教师三名,市区骨干教师五名,区希望之星三名;高级教师占教师比例为49%,中学一级教师比例为33%,外籍教师六名。学校注重教师师德的教育,在教师中开展了“文来精神”的大讨论,把以下二十个字作为文来高中教职工共同的职业精神特质:敬业爱生,乐于奉献,追求学生、学校、教师共同发展。
在学校德育方面,我们构建了充满人文内涵的学校多元德育体系。将校园八大节日、感恩教育、分年级层进式教育、学生社团纳入人文教育视野;实现人文教育、两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创建阳光心理德育、社团德育、校园文化德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逐步形成文来高中的“开展多元活动 参与多元体验 促进多元发展”的德育特色。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建立了为学生的特长发展量身定做的多课程体系。目前,学校国内课程建设较为完善:在基础性课程方面,我们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分层教学和学案教学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研究性课程方面,我们建立了:高一,学习----研究----学习;高二,研究----学习----研究的课程模式;2009学年第二学期,研究性课程高一、高二年级共有96个课题开题,有45课题申报结题。在拓展型课程方面,学校目前共有七大类四十多门拓展课,供学生自主选择。
学校充分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借鉴如多元智能等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为学生创设多途径、多渠道的发展空间。目前,学校的英语和数学已成为优势学科;美术、摄影、陶艺、编导、音乐、心理已成为特色学科。2009年学校成立国际部,引入了美国新泽西州私立德普尔高中的SWIS课程、日本明德义塾学园高中课程、加拿大高中课程。以上的尝试,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更多的平台,拓宽了学校的办学空间,受到了社会的欢迎。目前,在校学生中,艺体生有一百余人,国际部学生近一百人。学校高考本科率逐年上升,2008届高三(1)王琼同学以565分考取清华大学。据统计,学校每年约有15%的学生经由多元化教育渠道顺利跨入理想的高等学府。“多元化教育,多课程选择,多渠道成材”的办学特色逐步形成,办学成效受到社会各方广泛赞誉。
2010年5月12日、13日,文来高中接受了闵行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评审专家组的全面检查。卓有成效的办学实绩、“人文立校、多元成才”的办学理念、“多元化教育、多课程选择、多渠道成才”的发展目标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并于2010年9月1日授予上海市文来高中闵行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称号。在此基础上,学校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用若干年时间把文来高中办成一所学生乐学、教师乐教、适合师生多元发展、具有多元办学特色示范意义的、代表上海市民办高中教育一流水平、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市级特色民办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