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组织的《上海市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报告会在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会议厅举行,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应邀做辅导报告,市教委基教处领导朱蕾通报了正在进行的民办教育调研情况。市民办中小学协会会长、党组成员等管理团队成员、市民办中小学校长以及部分民办教育研究人员等3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市民办中小学协会会长、市教科院副院长胡卫主持。
尹后庆结合市教育规划纲要的内容和精神,谈了市教委近期的主要工作开展状况。报告分三大部分:第一,市教委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领域的举措。尹后庆以翔实的数据指出,面对学前教育入园高峰的到来和不断增加的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市教委积极应对,采取多种措施克服困难,化解矛盾。和其他一些省区相比,上海在学前教育阶段基本不存在“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义务教育阶段,上海基本做到了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全覆盖;高中阶段的课程趋势是应走多样化的道路;中职、高职学校招生今后将对外逐渐放开。第二,当前的课程改革问题。尹后庆指出,课程标准必须进一步精细化和可操作性,校长要有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的领导力。
报告的第三部分,尹后庆重点介绍了当前上海民办教育发展状况。尹后庆说,首先,要将市第二次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的有关政策尽快落实,然后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一些改革的举措,增加政策含金量。其次,上海将开展建立民办学校营利与非营利的分类管理制度试验。尹后庆说,非营利的制度如果不建立起来,上海民办学校的财政支持会碰到巨大的障碍。非营利的民办学校是一种制度概念,这个制度建立,对于政府购买民办学校的服务、对非营利民办教育的支持是很有好处的,上海应该优先建立起来。
尹后庆说,政府发展教育的思路,应该多样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这是不可推卸的,但是具体履行职责的方式,是可以选择的,一种是拿出钱来自己办教育,另一种由政府购买服务,并请专业性的机构或第三方来监管、评估、招投标。这个制度是需要设计的,改革也要符合政府引导的教育发展的方向。
尹后庆指出,最近在调查对民办教育工作会议政策的落实情况,希望本次调查研究能够推动政策的落实。落实以后对未来的改革,通过营利非营利、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相信能够有更大的支持。尹后庆说,今年四千万元的政府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未来肯定会扩大,但是扩大的方向一个是支持学校的办学,一个是支持学校的改革。
尹后庆还特别强调民办中小学教师年金制的实施问题,希望民办学校尽快落实。现在虽然部分民办学校可以挂公办编制,但不是一种持久的制度,而在民办中小学推行企业年金制度、补充养老金制度,是进退自如的,希望民办中小学抓住机遇,尽快实施,这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
朱蕾通报了对各区县关于落实市第二次民办教育工作会议出台的一些政策的调研情况,还通报了市教委正在开展的民办教育地方立法研究、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研究、民办教育的公共财政资助研究等重要课题。王世虎通报了市民办中小学课题申报情况,还通报了市民办中小学协会近期打算开展学校推进教师年金制和实施新的财政制度的培训工作等情况。
(本文由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何金辉供稿)